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科技企业竞相布局可穿戴医疗装备

来源:医疗装备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8-1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经济网8月11日电(记者韩璐)近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公布了《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制试点批准产品清单》 (截至2021年8月-2日) 华为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名

中国经济网8月11日电(记者韩璐)近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公布了《广东省医疗器械注册制试点批准产品清单》 (截至2021年8月-2日) 华为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产品名称为:腕式单导心电采集器。本产品为二类医疗器械,由主机、腕带、充电线、无线充电底座和移动终端软件组成,用于成人单导联心电数据采集手腕。记者发现,在可穿戴医疗设备的赛道上,华为等科技公司普遍都在积极探索。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28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强调加快新技术应用推动新设备、新设备的应用,支持相关企业持续完善智能家居和移动智能化。终端和可穿戴设备开发能力。加强5G数字移动医院(巡更车)、5G应急设施、智能诊疗套件、智能健康检测设备、医疗机器人、数字传感器等智能医疗设备的研发、设计和生产,推进智能诊疗互联互通和综合服务。作为融合多种技术、解决多种需求的产品类型,可穿戴医疗设备的政策倾斜已经很明显。

早在2018年,上市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科大讯飞就已经布局智能医疗可穿戴设备领域,并投资了一家致力于开发智能可穿戴胸罩的公司早期乳腺癌检测公司。智慧医疗业务是科大讯飞的重点布局之一。在科大讯飞的商业版图上成长迅速。根据科大讯飞2020年年报,增速仅次于“教育产品和服务”,高达69.25%。根据科大讯飞最新发布的消息,科大讯飞拟将其控股子公司科大讯飞医疗分拆上市,并在分拆上市完成后维持对科大讯飞的控股权。与此同时,在可穿戴设备的道路上,科大讯飞并没有停止开拓:在今年5月举行的科大讯飞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首款可穿戴腕式录音笔。

今年5月,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在微博发文称,华为首款可测量血压的智能手表通过了医疗器械注册测试。下一步将向专业医疗机构开放注册。预计下半年将正式启动临床试验。

何刚在2021年花粉年会上透露,华为正在研发可穿戴式血压测量设备,将与国内知名机构展开高血压管理研究,探索从筛查到早期干预的血压创新主动健康管理。他提到,未来华为的数字健康研究将逐步覆盖人体四大生命体征:脉搏、血压、体温和呼吸。

据报道,华为突破了基于智能穿戴的连续体温检测技术,正在联合开展智能体温研究,实现体温异常筛查。华为正在开展冠心病智能筛查预警联合研究。借助华为智能手表心电采集能力,整合PPG和ACC数据,实现冠心病的智能筛查和预警。

近日,索思医疗刚刚完成了数亿元的C轮融资。其创始人高林明表示:现阶段,医疗监护产品存在诸多痛点,比如临床级产品体积大、体积小、方便。监测产品准确。受教育程度低、口译能力低的医生资源在中国十分稀缺。

行业分析,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微传感器、无线低功耗传输等技术的迭代发展,可穿戴智能临床级监护产品已经实现了产品形态、精度等很多突破。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临床诊断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因此,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临床级监测产品将得到快速推广和应用。

(主编:杨琪琪)

文章来源:《医疗装备》 网址: http://www.ylzbzz.cn/zonghexinwen/2021/0811/1968.html



上一篇:魔兽世界:治疗牧师需求DPS装备,当法师面分解
下一篇:装备制造助推乐亭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医疗装备投稿 | 医疗装备编辑部| 医疗装备版面费 | 医疗装备论文发表 | 医疗装备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医疗装备》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